2003年1月21日 星期二

2003-01-21 從何而來(上) 之 何氏源流




何氏源流

  《廣韻》記載周武王之弟名叫叔虞,受封于韓。戰國末,韓為秦滅,子孫分散于江淮間,轉音為何氏,韓國亡國之君韓王安之次子韓允,改稱何允(生於西元前257),閩、粵、贛、桂何氏子孫多認同此祖。
西周初,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姬誦封其弟叔虞于唐(今山西翼城西),稱“唐叔虞”或“唐叔”,是為晉國的開國君主。叔虞的十一世孫萬,在晉國做官,食采于韓(今山西河津東北),稱為“韓武子”,韓武子後三世有韓厥,從封姓為韓氏。
    戰國初期,韓厥的七世孫韓虔(即韓景侯)同晉國的趙氏、魏氏一起瓜分晉國,分別建立韓國、趙國、魏國,於西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姬午承認為諸侯,均成為戰國七雄之一。韓國初都平陽(今山西臨汾西南),遷都宜陽(今河南宜陽西)、陽翟(今河南禹州),西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,又遷都新鄭(今屬河南),於西元前230年被秦國滅掉,末代君主韓王安被俘,韓國子孫“複以國為氏”。亡國後的韓國遺民,有一部分逃至陳(今河南淮陽)、楚(建都於今湖北江陵,西元前278年遷都於今河南淮陽,西元前240年又遷都今安徽壽縣)境內淮河與長江之間的一些地方,當地人的口音把韓讀作“何”,後來又從讀音誤寫為“何”,於是,這些韓姓人就變成了何姓。對此《何氏族譜》、何氏《雙坑系譜概略》、《大埔何氏源流》等有不同的說法:一說“秦並六國後,子孫散居江淮間,因秦吏疾韓,改韓為何,遂為何氏”;一說“因懼秦虐,公乃改韓為何”。一說:“秦並六國,韓氏子孫散居江淮之間,時有名者,因懼秦虐,攜姜氏遁於廬江郡,隱於東鄉要津,造舟以渡行人。後始皇巡守過博浪沙,韓國舊臣張良為報滅韓之仇,令力士椎擊始皇而誤中副車敗事,始皇以為必是六國遺族所為,遂密令全國搜索六國遺族,欲行斬絕。有秦吏過東鄉津,詰問客居者姓氏,及,指冰冷的河水說‘姓此’,本意以河水之寒(冷)代韓,而秦吏竟以為姓河,遂登記為‘河’氏。後有秦吏的同行者告知此事,大驚歎道:‘吾家免於刀禍,河字之力也!然姓氏當以人附丁口,豈可似水氾濫而無所歸?’遂依音轉‘河’為‘何’。”這些說法,儘管互有出入,但都承認何姓“本于韓而源于姬”。這便是何姓的由來。
何姓世居河南南陽宛地(今河南南陽市)。漢高祖劉邦時,採取“重農抑商”的政策,遷徙“六國強族”,共十余萬人於關中,其中包括部分何姓。何姓由此成為集官僚、地主、文人于一身的仕族。
何姓的第一次南遷,是在西晉永嘉4年(310年)。當時,中原地區曾發生過長達16年的“八王之亂”,直接導致了永嘉時期的民族鬥爭。北方的許多士族、大地主攜眷南逃,隨同南逃的還有他們的宗族、部曲、賓客等。
316年,司馬睿建立東晉王朝。成帝太甯元年(326年),朝廷置“晉安郡”。地處東南沿海的晉安郡,遠離北方戰場,遂成為當時中原仕族的理想避難處。兩晉時代崇尚門第,講究郡望。入閩仕族中以林、陳、黃、鄭、詹、邱、何、胡八大姓氏最為顯赫,號稱“衣冠八姓”。
唐僖宗乾符一年(875年),山東、河南一帶發生旱災,爆發了3萬餘人參加的農民起義。起義軍在黃巢的帶領下,從山東轉戰到河南、安徽、湖北,攻佔浙江、福建、廣州、洛陽、長安,于乾符6年(880年)在長安建立政權。在這一期間,大批世居中原地區的士族,為避戰亂,紛紛南遷。地處閩西山區的寧化縣石壁鄉,時稱“玉屏鄉”,據閩贛要衝,始有中原何姓入住避亂,是為今日客家人之始祖。
  何允其子孫曆秦、漢、三國、晉、南北朝直至隋、唐,第35代孫何旦,又名何大郎,字景行,法號太郎公。據梅縣《何氏族譜》載,何大郎生於唐昭宗景福元年(892)南京直隸廬江郡(今安徽廬江縣西60公里),後樑末帝龍德元年(921)中進士,選授福建汀州甯化知縣。後唐明宗天成元年(926)任滿解組(時年35),受民挽留,遂居該縣石壁寨。次年何太郎去潮梅,回時路經武平岩前(今廣東平遠縣一帶),遂擇居獅岩,民國《武平縣誌民族志》云:“何氏開基岩前,為邑中最舊之族”。北宋太宗幹德二年(964)泉州同安有僧名定光者(俗名鄭自嚴),謂此地宜為仙佛所居,太郎之子女一時不從,太郎獨首肯,把屋舍田塘,全施與鄭自嚴,打發子孫,分居各地,並囑曰:“葉落九州地,根從一處香,若是我兒孫,越遠越榮昌。”獨率一子(名五郎)一女(名仙姑)到離岩前15華裡外的冷洋(今為寧洋村)定居,今岩前獅岩仍有一仙姑亭,中有何太郎的祿位牌,旁塑何仙姑的立像,以示紀念。太郎終於宋太宗淳化三年(992),享年101歲,葬于冷洋(205國道線旁),號鐵扇關門,武平縣人民政府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——千年古墓。長子、三郎分居長汀河田,次子分居赤岸,四子遷居廣東海豐。後裔散居福建汀州、上杭、武平、永定、龍岩,江西會昌,廣東梅縣、興甯、電白、海豐、大埔、翁源。何太郎為入閩始祖。
  何太郎的子孫在武平寧洋住了四代,到北宋哲宗元元年(1086),何仙姑逝世後(終年150),五世祖六一郎攜妻帶子,向東步行60華里,到上杭縣來蘇裡六十地棗林園(即中都鎮蛟騰村六十地自然村)開基,成為何氏入杭始祖。其墳墓在今中都鎮興坊村(小地名下坑),號“夫子彈琴”。明洪武年間(13681398)刻石代金,始葬於此,曆有修葺,1994年由臺胞何庚生獨資重修,面貌一新,其墳聯曰:“六十地開基創業,九秋天飲水思源”。此開基祖在長汀縣城建有“學海堂”,內有一長聯:“締造果然難,曆十五年掌握籌持,差幸科歲偕來,免傍他人門戶;守成也不易,願千百世靈鐘育秀,喜見英才蔚起,共扶一族綱常”。在上杭城關也建有“敬享堂”,在抗日戰爭中曾被日機炸毀一角,今已為上杭縣農行宿舍。

  六一郎生四子:長曰伯一郎,又稱發伯(為六世),從中都六十地再遷入廣東程鄉(今梅縣松源鎮老圩),實為何氏入粵始祖,並建祠於此,號“發伯公祠”,幾經修繕,仍保持全貌,民國以還,曾利用此建築物,舉辦“發揚學校”,祠校並存至今。發伯生九子:從仟一到仟九(七世),其中又有仟二、仟七、仟八三房複遷回上杭棉村(今廬豐鄉橫岡村)。仟二子孫再遷長樂及廣東翁源;仟七子孫再遷泮境鄉;仟八子孫再遷本縣的藍溪、稔田等鄉鎮及長汀縣和福鼎縣;仟三遷永定羅圍開基。其餘仟一、仟四、仟六(遷蕉嶺縣)仟九子孫仍留松源(今松源鎮何姓人口達五千以上)。七世仟九的下七代,叫念四郎(字源美,即14)於明洪武二年(1369)遷梅城烏蓼沙,生四子:文淵、文濱、文深、文汜,其後子孫昌熾,分遷海內外各省市,他們轉奉十四世源美為何氏入粵始祖。
  何姓是華夏大姓之一,按中國社科出版社出版的《新百家姓》統計,以人口多少為順序,則何姓列為漢族100個大姓氏中的第17位,占全國總人口12%,約1500萬人。在台灣,何姓已成為臺灣第二十六大姓。
何姓不僅是漢族大姓,而且也是許多少數民族的姓氏。例如:金時女真族阿裡侃氏,漢姓為何氏;明、清時雲南大理府有白族何氏;清代滿族赫舍裡氏、郝舒哩氏、棟鄂氏、輝和氏等,有的改為何氏;世居平安道的高麗族有何氏;清代雲南麗扛府有納西族何氏;赫哲族給溫克氏漢姓為何;達斡爾族克音氏漢姓為何;鄂倫春族柯爾特依爾氏漢姓為何;鄂溫克族卡爾基日氏漢姓為何;錫伯族何葉爾氏、虎爾哈氏,漢姓均為何;景頗族梅何氏漢姓為何;蒙古、回、土家、京、苗、瑤、彝、布依、德昂、撤拉、土、侗、東鄉、黎、壯、羌等民族中均有何氏。
此外,日本侵佔臺灣期間,臺灣的何姓曾被迫改用河村、大河等日本姓,直到1945年臺灣光復後,才恢復原來的何姓。
楹聯 : 何姓家族專用楹聯,即何姓家族常用以下族中名人嵌作楹聯,以事彰揚,並表明為正宗何姓之後。昔有聯云“水部梅清”,典出何遜。“中丞山峻”,典出何睿。“家傳將略,克收石嶺之功”,典出何繼筠與子何承矩。“世擅文明,雅重廬山之韻”,典出何敬叔與子何思澄。郡望 : 廬江、丹陽、東海、齊郡、陳郡。堂號 : 天衢、山高、儒雅

附記 : 

漫江何氏家族祖譜記載 , 千七郎永玉四子 , 原籍廣東興寧縣石馬村永口 , 派號 : (示犬)紀宗傳廣 , 宏開錦運亨 , 芹香思泮水 , 桂福步鵬程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